奉俊昊的電影有固定的形式與風格,或說,奉已經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故事公式,從2003年的《殺人回憶》到2019年的《寄生上流》,雖然每部電影的故事、主題、與主角都各異其趣,但是每部電影都有以下七種特徵:
1. 清純少女之死
在奉俊昊的電影中,至少會有一位清純可愛的少女或女學生。不過,這些天真無邪的年輕女孩,會在故事中一再受到危機與死亡的威脅。有些女學生在電影一開始,就遭人謀殺,例如在《殺人回憶》與《非常母親》裡,那些令人不解的暗夜謀殺案,主要的性侵謀殺對象,就是落單的清純女性。
.
2. 極端的相遇
在奉俊昊的電影中,衝突總是起於極端的相遇:最富有與最貧窮的相遇(《寄生上流》)、最有權力的人與揭竿起義的人相遇(《末日列車》)、聰明人與智障的相遇(《非常母親》)、資本主義利益者與農村田園生者的相遇(《玉子》)。在極端的相遇裡,奉揭露體制與人性的矛盾。
在極端中重新審視真理與道德,奉式故事中的荒誕牴牾,會讓觀眾在電影結束之時,驚訝得瞠目結舌,因為,人性經不起極端的考驗、道德經不起極端的檢驗、真理更是經不起極端的驗證。
.
3. 挖掘人性,不評價善惡
奉俊昊在故事中所佈局的極端相遇,呈現出人類奉為行事規範與準則的律法、道德、與真理,都無可避免地有盲點、瑕疵、與偏頗。沒有唯一正確無誤的道德價值與真相真理,所有人都是身處某個立場,站在某種角度,而以自處的角度評斷事件。
於是,在極端的相遇之時,即是呈現同一個問題的光譜兩端,讓兩種極端立場的人們相遇、對話、與衝突。此時,雖然悲劇產生、死亡降臨,我們卻無法定罪任何一個角色。在奉俊昊的電影宇宙,沒有真正的邪惡,也沒有真正的壞人。每一個人都是環境的產物與立場的表演者,邪惡的作為與悲劇的產生,不過都是環境與局勢所催化的結果。
.
4. 秘密中的秘密、洞穴裡的洞穴、意外中的意外
奉俊昊的電影,總是曲折離奇,意外連連,隨著故事的發展,觀眾會跌入一層又一層的意想不到,隨著劇情大開眼界,因為,奉會在故事中安排許多秘密中的秘密、洞穴中的洞穴、和意外中的意外。奉俊昊對於「在神秘洞穴塞入一個人藏著一個秘密」特別有創意。
.
5. 頹喪無助的中年男人
奉俊昊的故事主角,常常是頹喪無助的中年男人,受困於環境與情勢,不只自己泥菩薩過江,連自己所愛之人,也難以拯救。宋康昊在奉的電影中,常常飾演無助乏力的中年男人,在《玉子》是傑克葛倫霍,在《母親》則是獨立撫養智障的無助母親。
.
6. 惆悵而渺茫的希望
奉俊昊的悲喜劇,總是帶有一貫的黑色幽默,在悲喜交加之後,最後停留在一個晦暗難明的朦朧結局——看似絕望,又是希望。
奉的每個故事,都有死亡,因為侷限在大環境的困局,總是難以突破,壓縮在枷鎖般的現實,也總是殘酷無情;於是,主角(無助的中年男性/母親)在歷經一番奮戰與冒險之後,最後頂多只能較為看清自己的侷限與現實(玉子、駭人怪物、末日列車),或是跌入更深的無助與遺憾(寄生上流、非常母親)。
.
7. 只有主角看到殘酷的現實
在奉俊昊的電影,隨著主角經歷著一連串秘密中的秘密與洞穴中的洞穴,觀眾被帶進人類社會與道德體制的矛盾黑洞。當主角正在經歷不可思議的人性與體制矛盾時,故事中的他人幾乎完全無知、蒙在鼓裡,只有主角與觀眾一同經歷荒謬與窺見虛偽。
「只有主角知情」的設計,特別凸顯真實世界的真實現狀:
a. 我們所見的事實,大部分都已是扭曲的陳述,而不是真實的事實本身;事實其實已經不可得知。
b. 除了當事人的親身經歷,其他人大概都不可能知道事件的發生過程。我們身處的位置與角度,會決定我們看到的事實。
c. 奉俊昊的主角大部分都是邊緣人,都是社會角落的眼睛。他們往世界的中心望去,看見許多荒誕不合理,也看見自己不被重視的意見。畢竟,這些邊緣的眼睛,不是主流的價值,也不是主流媒體所關注的角色。於是,即使他們都知道事件的發生過程,親眼見證事實,卻無人相信、無人採信、也無人在意。
.
從2000年至今,奉俊昊的七部長片分別是:《綁架門口狗》(2000),《殺人回憶》(2003),《駭人怪物》(2006),《非常母親》(2009),《末日列車》(2013),《玉子》(2017),《寄生上流》(2019)。有趣的是,這些電影都是奉俊昊自己編劇。
.
。。。。。。
.
1.
《末日列車》的末日絕境與出口:你以為的革命,其實只是別人的設計
https://vocus.cc/sci_fi_movie/5a121e77eceaed97b4027533
2.
看完《玉子》(Okja),明仔日愛吃素嗎?
https://vocus.cc/sci_fi_movie/5a12135deceaed97b40250e5
.
#Yahoo懶人卡
#升級版的Yahoo懶人卡
.
長篇文章說明,會在 #釀電影。